日前,記者從市發改委、市重點辦獲悉,經市委、市政府研究,今年我市確定安排重點在建項目238個,項目總投資6048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約798億元。
今年廈門市重點項目安排圍繞推進“美麗廈門”戰略規劃重大項目順利實施,圍繞構建“5+3”現代產業支撐體系和提升城市承載力、宜居度,提升中心城市功能,加快產業園區載體建設,促進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發展,建設美麗廈門。
今年市重點建設項目同口徑比2013年增加54個,年度投資計劃同比2013年增長9%;市重點預備項目52個,比2013年增加20個,總投資1200億元以上,年度投資計劃約14億元。
市發改委、市重點辦將盡快進行市重點項目任務分解,倒排前期編制、報批、征地拆遷、開工建設等各項節點計劃,制定并下達月度工作計劃,繼續發揮“五級協調”機制作用,強化各部門協調責任,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。
六大建設重點
工業
主要包括湖里高新技術園、海滄生物醫藥產業園二期、火炬(翔安)產業區市政基礎設施及配套、725所、廈船三期船塢工程、天馬TFT一期、正新集美廠等。
服務業
主要包括軟件園三期、國際郵輪母港、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、智慧廈門產業基地、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總部大廈、前場鐵路大型貨場一期、汽車物流中心、SM商業城三期和四期、蔡塘社區發展中心、夏商大廈、海滄港區20#和21#泊位等。
城市建設
包括集美新城基礎設施及配套、海滄新城基礎設施及配套、同安新城基礎設施及配套、翔安新城基礎設施及配套、集美灌口小城鎮基礎設施及配套、馬鑾灣新城基礎設施及配套,后埔—枋湖片區改造,馬巷、新店舊城改造等。
交通環保
主要包括軌道交通1號線、廈門火車站改擴建、廈成高速、蓮岳隧道、濱海東大道、國道324線、翔安西路、翔安機場快速路南段、集美大道提升改造、東部固廢處理中心、瑞科際生活垃圾處理示范工程等。
社會事業
主要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、廈門醫高專集美校區、市兒童醫院、翔安醫院、眼科中心擴建、五緣綜合醫院、市運動訓練中心、市水上運動中心二期等。
農林水利
主要包括抽水蓄能電站、蓮花水庫、長泰枋洋水利樞紐、石兜水庫除險加固改造、石兜水庫輸水管工程、廈門新一代天氣雷達等。
四大投資方向
建立“5+3”產業支撐體系
即以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,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,優化提升傳統產業,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,做優做精現代都市農業,以抓龍頭項目、打造園區載體、營造創新環境為主抓手,加快龍頭項目和產業園區載體建設,加快軟件園三期、火炬同安擴區、總部經濟區、海西商貿會展中心及物流基地、本島文灶-蓮坂商圈、海滄生物醫藥園區、兩岸金融中心核心區等產業園區建設,吸引帶動力強的重大產業項目落戶,促進產業集聚發展。
優化城市發展空間
主要加快拓展東部市級中心、馬鑾灣片區、集美新城巖內片區、翔安新城、同安新城五大城區建設。
增強城市承載力
要加快濱海旅游通道、生活客運通道、產業貨運通道等三大通道構建和翔安機場、軌道交通、港口三大樞紐建設。濱海旅游通道著重完善沿線景觀提升、岸線整治和慢行系統;生活客運通道著重提升改造杏林西路、同集路等,新建灌新路、馬鑾灣路等;產業貨運通道著重完成海翔大道主線建設。
提升城市宜居度
主要加快建設五緣綜合醫院、海滄醫院二期等醫療設施;完善電力、供水、污水和垃圾處理、自行車和步行系統等市政設施和生態保護設施。
【鏈接】
結構四大特點
今年廈門市重點建設項目從安排結構上體現出四個特點。
島外項目投資比重繼續加大
島外項目160個,占項目數67%;年度投資計劃588億元,占全市重點項目投資比重74%。
產業類項目投資比重加大
產業類項目145個,占項目總數61%,年度計劃投資304億元,占全市重點項目投資比重38%。
城建及交通環保投資力度加大
城市建設和交通環保項目53個,年度計劃投資459億元,同比增加6億元。
社會事業項目投資力度加大
社會事業項目32個,占比13%,年度計劃投資29億元,同比增加4億元。